潮汐商业评论

拼多多“打败”拼多多

发表时间:2022-03-30 18:49

【潮汐商业评论(原品牌观点)/文】

“拼多多卖出了40万部iphone11和1000辆国产汽车”,这是拼多多在刚刚过去双十一所取得的“战绩”。截至2019年9月30日,拼多多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.363亿,较去年同期净增1.508亿,而单单一个“百亿补贴”的入口,就超过了一亿人次的流量。只是,看起来“顺风顺水”的拼多多,真的还好吗?

也许,拼多多“中场战役“的号角才刚刚吹响。

“百亿补贴”下的“一二线消费者”

说实在的,最初关注拼多多“百亿补贴”,只是因为朋友在拼多多买了部iphone,直接在朋友圈发了句“拼多多上买iphone 11太便宜了,真香!”。看到后的第一反应:啥?他居然敢在拼多多买大件?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我点了进来,别说,真便宜,用完券和补贴,比其他平台电商,居然能便宜700!不可否认,我心动了,只因为便宜!

用CEO黄峥自己的话说:“拼多多要改变用户印象,不仅卖苹果,还卖苹果手机,今年双11期间卖出40万部iPhone,80%是年轻用户买走。”在黄铮眼中,补贴花钱,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。事实也正是如此,在下沉市场,拼多多迎来了最重要的两个对手:阿里和京东,转战一二线消费市场,拼多多面对“强敌”的“进攻式”打法也无可厚非。

当我尝试去搜索拼多多上的消费评论时,看到更多的是“正品,真香!”“成功下车”“性价比太高了”的字样。乍一看,一水的好评,但仔细看完,发现好多用户都会补上一句:“本来不太相信,抱着试试看的想法”诸如此类的铺陈,也许在很多消费者潜意识里,还是认为“拼多多是一个低质产品”的销售平台。而百亿补贴的成功之处,恰恰在于,用低价高质的产品“买通“那些本来绝不会下单的用户。

不可否认,“百亿补贴”帮助拼多多“获取”了大量一二线市场的用户,然而,这只是个开始。因为有钱总能“买”来用户,而让他们真正的留下来,并在拼多多平台上持续性消费,则是一个电商平台真正实力的体现。从目前拼多多的平台品牌构成来看,确实难度不小。要知道,大件产品我们会比价,而简单的日用品之类的,消费者更倾向于“习惯性选择”,而这背后则是需要“品牌信任感”作为背书。

在信息和选择极速膨胀的年代,消费者变得“更现实而无情”。信任感的建立,绝对是拼多多在“征战”一二线市场绕不开的挑战。

“Costo+迪士尼”,拼多多的“大理想”

网上流传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信息确实不多,在为数不多的只言片语里,我能感受到他身上的理性执行力和感性背后的张力。记得黄峥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透露,拼多多未来希望的发展方向就是实惠与乐趣相结合,形象一点的比喻——做一个“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”。

坦白的说,Costco 主张的是少而精的实惠商品,这一点,通过与品牌生产者的深度合作,升级供应链“效率”,拼多多大概率可以完成。最终完成的效果,取决于,平台的“话语权”和执行效率。

至于“像Disney那样有趣”这件事,我的心中疑问太多了。众所周知,拼多多建立初期,依靠着“社交+电商”这样的一种新的消费场景组合,轻松获取了巨大流量。只是,面对微信的“封锁”,“社交分享”和“信息流购物”的故事,拼多多讲地越来越“力不从心”。如果我们让拼多多回归到购物这件事本身,这个“有趣”的基础难道不应该是更多“靠谱的可选择品牌”吗?一个没有足够“心仪”产品的购物平台,何谈“有趣”?

所以,对拼多多来说,从“理想”回归“现实”,如何“持续性”地给不同细分市场用户提供他们认为实惠的商品,同时在购物体验上拓展更多“有趣”的形式,是拼多多必须直面的问题。

“复盘”崛起之路,拼多多“打败”拼多多

2015年真是个神奇的年份。“消费升级”的概念大行其道,一时间,大部分的电商平台都把目光锁定在了“消费升级”这个关键词之下,重点发力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升级潜力。也正是这样的大环境之下,将目光锁定“下沉市场”的拼多多爆发了。

也是这一年,受政策引导,以淘宝为首的电商平台开始大力打击“假货”,各个电商平台都在极力撇清“低价”“低质”的标签。这些被淘宝和京东抛弃的低端供应链商家,需要一个渠道来消化自己的库存。于是,拼多多适时接手了这些商家。不要小看这部分商家,他们有着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,同时长期的“低价经营“,让他们非常了解低消用户。很多供应商都是当地的工厂,他们采用C2M或者是C2B的方式,厂家直接生产,在拼多多里面直接卖给用户,所以价格超低。

还是2014到2015年这段时间,智能手机市场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快速占领广大下沉市场,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得到了大幅提升。相对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快节奏生活,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有更多时间选择和购买产品,无形之中增加了消费频次。这些都为拼多多的快速崛起打下了良好的“群众”基础。

于是,我们看到拼多多在几年之间,成为了可以与阿里和京东“比肩而立”的“移动电商第三极”。

可商业总是瞬息万变的,上一秒的“优势”,下一刻很有可能变成制约其发展的“绊脚石”。比如,曾经为拼多多“崛起”立下“汗马功劳“的低端供应链商家,当其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,拼多多如何面对利益取舍,“下狠手”升级改造?面对微信平台开始对拼多多“砍价链接”封杀,如何迅速实现“社交分享电商”的新形式转型?这些问题一个个都摆在了拼多多面前。

果断地放下“过去”,成为拼多多绕不过去关口。成就自己,就要先“打败”过去的自己。

拼多多的“选择”

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说,拼多多上线之后的表现“超出自己的预期”,“做拼多多是70%的幸运,30%的努力”。

不可否认,短短4年时间,拼多多从初入局者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商领域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。巨额补贴之下,拼多多一二线市场用户飞速增长,而用户年消费者额也成倍增长。这么看来,拼多多似乎是“稳”了,可事实上,“较量”才刚刚开始。

①. 抓住“下沉市场”消费升级的机会

2019年,无论是阿里的聚划算还是被京东委以重任的“京喜”,无一不是瞄准了有万亿消费力的下沉市场,拼多多从前“一家独大”的日子过去了。

本质上来说,对于一个接近15亿人口的超级消费体来说,中国的一二线市场和下沉市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,虽然偶有互通,但消费习惯相对独立。在经历了一二线市场的消费升级之后。在今年,被电商教育颇久的下沉市场,也即将迎来属于他们的“消费升级”。如何用实惠的价格买到高品质的产品,成为下沉市场消费者的新需求。

升级自身的供应链体系,特别重点扶持一些“潜力”品牌,是拼多多抓住这次机会的重中之重。据官方消息,“拼多多“新品牌计划”正式成员也已达85家,超过800家包括知名品牌在内的企业参与了C2M定制化生产”。只是,面对消费者层出不穷的消费需求,这个量级还远远不够。

②. 接洽优质“边缘”品牌,建立战略合作

强敌环伺下,“进攻”永远比被动“防守”更安全。进攻一二线市场,对于拼多多来说不得不做的一件事。然而,相较于“耕耘”这块“高净值”市场更久的天猫和京东,拼多多显得太“稚嫩”。“百亿补贴”帮助拼多多在一二线市场打开局面,只是接下来呢?单靠补贴建立起来的“价格优势”显得太过薄弱了。

正如上文我说的那样,一二线用户因为高额补贴来下单,但如果之后的持续性消费习惯无法形成,那么拼多多之前的“补贴计划”更像是一场“花钱赚吆喝”的自娱自乐。据称,亚马逊将在拼多多开设一家快闪店,运营至12月底,提供来自海外的约1000多种商品。当然,拼多多的流量和补贴是合作的基础。

凭借流量和现金补贴优势的拼多多,要抓紧接洽那些所谓的“边缘”品牌(这些品牌都具有一定的品牌背书和号召力,只是相较于头部品牌,流量和曝光资源较少),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坚实的“基本盘”。

当然,与此同时,通过系列手段打造自己电商平台的“品质信任感“也是重中之重,不然,这些品牌是绝不敢来的。毕竟,上架一个可能会“稀释”品牌好感度的平台,也挺得不偿失的。

黄峥曾说,“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,就是形势比人强,就是大的环境下,我们正好在这个地方,那我们就尽到自己的本分,做一些我们该做的事情”。只是该做的事情太多了,黄老板要抓紧了,毕竟互联网时代,每一个“选手”都在飞速狂奔,留给拼多多的时间不多了。

拼多多的“中场战役”,我们拭目以待。

参考资料:

LateNews by 小晚 《对话拼多多黄峥:他们建帝国、争地盘,我要错位竞争》

腾讯科技 《一文看懂拼多多年报核心信息:黄峥称拼多多随时具备赚钱能力》

黄峥致信股东 《永不放弃做正确的事,永不放弃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价值》

黄峥公众号《劣币驱逐良币,电影院现象及其他》

笔记侠 《除了“假货”,拼多多还有什么?》

草根汇物流《拼多多,呆萝卜,同型不同命》

e公司官微 《拼多多创始人黄峥:石佛一样的年轻人》